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世界高血压日:你的血压“达标”了吗? 近日,王阿姨(化名)因为腹部肿瘤就诊我院准备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前检查发现血钾只有2.6,要知道正常数值应该是3.5-5.5,低血钾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让她和家人都担心坏了。 麻醉医生在术前访视时详细询问了病史,发现王阿姨长期吃降压药吲达帕胺,但没注意定期查血钾,这种药虽能降压,却会悄悄“带走”体内的钾。好在发现及时,之后通过调整了用药方案,补钾三天后手术顺利完成。 高血压早发现、早控制,才能远离心梗、脑梗、肾衰这些“沉默炸弹”。目前全球超12亿人患高血压,中国患者高达2.45亿,平均每4个成年人就有1人中招。那么高血压的手术患者又应该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呢? 手术前准备“四部曲” 高血压患者必看 1.病史交代越细越好别让医生“猜谜语” 主动告诉医生:高血压多久了?平时血压多少?吃什么药?(比如利血平、利尿剂这些药可能需要提前调整);别漏掉小症状:比如最近有没有胸闷、头晕、夜尿多?这些可能提示心脏或肾脏已经“受伤”。 2.检查要做全 心、脑、肾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经常在术前通过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必要时检查冠脉CTA,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BNP、肌钙蛋白等评估心功能情况等;检查尿蛋白、血肌酐、肾脏超声等评估高血压是否造成肾脏损伤;同时长期吃利尿剂的人一定要查电解质关注血钾、血钠情况。 3.降压药不能随便停 但有些药要提前换 大部分药可以吃到手术当天(比如“地平”类、“洛尔”类),突然停药反而危险;但如利尿剂(如吲达帕胺),手术前可能需要停用,同时补钾;利血平这类药可能加重麻醉风险,需提前1-2周换药。如果是ACEI(普利类)与ARB(沙坦类)的药物,请您咨询您的麻醉医生以及外科医生,根据手术大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节,大多情况下术晨不建议服用。 4.术中术后别松懈 麻醉团队是你的“安全卫士” 术中:麻醉医生会用有创血压监测实时盯着血压,像开车一样随时“微调”麻醉深度。术后:疼痛、紧张都可能让血压“坐过山车”,我们会用多模式镇痛帮你平稳过渡。 医生的小贴士:血压稳,手术更安心! 家庭自测不能少:每天早晚各测2次,记录在手机里,术前拿给医生看; 低盐饮食是王道:咸菜、酱油要少碰,多吃香蕉、橙子补钾; 放松心情很重要:紧张会让血压飙升,听听音乐、深呼吸比什么都管用。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手术前和医生“掏心窝子”聊病史,认认真真做检查,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安全“上保险”。 福建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姚梦夏/文 郑辉哲/审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中晚期患者因无法手术而陷入绝望。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在放射治疗领域具有强大的专业团队与系统先进的放疗设备,每年均治疗大量的宫颈癌患者。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中晚期宫颈癌的放疗知识。 放疗是什么 “神奇武器” 放疗是利用高能放射线(像X射线、γ射线)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局部治疗手段,常用于恶性肿瘤,部分良性病变也适用。它就像给肿瘤定制的 “定向爆破” 技术,精准打击癌细胞。 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有什么用 对于局部晚期或不耐受手术的患者,放疗是理想选择,也是术后辅助治疗的好办法。中晚期宫颈癌病灶范围大,手术难以切净,术后复发风险高,而放疗能覆盖手术触及不到的肿瘤组织。它既能单独治疗早期肿瘤,也能和手术、化疗配合,提升治疗效果,还能精准照射,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宫颈癌放疗都有哪些 “招式” 体外照射(外照射) 借助直线加速器,从体外对盆腔(子宫、宫颈、周围淋巴结等)进行放射。通常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5-6周。若怀疑盆腔淋巴结转移,照射范围会扩大到腹主动脉旁或髂总淋巴结区域。 腔内近距离放疗(内照射) 把放射源经阴道放到宫颈附近(如用宫腔管联合阴道施源器),直接高剂量照射肿瘤。每次约10分钟,每周1-2次,总疗程2-3周。这种 “后装技术” 能精准杀伤肿瘤,降低对周围器官的损伤。 调强适形放疗(精准放疗) 针对复杂肿瘤或需保护正常组织的患者,通过CT/MRI图像制定个性化照射方案,多角度射线精准覆盖肿瘤区域,还能追加剂量(10- 20Gy)增强疗效。Ⅱ期-Ⅲ期宫颈癌放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50-70%。 放疗要持续多久 外照射一般治疗25-28次,每周4-5次;之后进行腔内近距离治疗,约5-6次,每周1-2次。整个放疗过程最好在8周内完成。 放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外照射时,务必保持每次治疗体位一致,等固定装置确保体表标记点与治疗床坐标系精准重合后,切勿随意移动。治疗前30分钟要完成排便、喝水憋尿,让膀胱保持稳定充盈度,减少肠道内容物对盆腔器官位置的影响。 放疗可能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 近期反应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外阴及腹股沟皮肤红肿、阴道黏膜炎症(分泌物增多、灼痛)、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放射性膀胱炎早期表现)、腹泻、肛门坠胀、便血(放射性直肠炎早期症状)。不过早期用药干预能缓解这些反应。远期反应多在放疗后6个月-2年出现,表现为反复腹泻、黏液便等慢性肠炎症状,多数通过对症处理能缓解。患者要和医生密切沟通,积极应对,减少并发症。 放疗后怎么随访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 3-6个月随访 1 次;3 - 5 年每 6 - 12 个月随访 1 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安排复查。坚持随访能及时发现阴道感染、阴道狭窄、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等问题,以便及时处理,改善生活质量。 中晚期宫颈癌虽然可怕,但放疗是有力的 “武器”。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医学在不断进步,每一份坚持都可能创造生命奇迹! 科室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作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福建医科大学与福州大学博硕士培养点,是国家第一批卵巢癌与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是福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与福建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现下辖4个病区,编制床位220张,年收治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外阴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例数均居省内各大医院首位。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科研工作提质增效,连续获批多项重要课题资助,尤其是在临床转化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目前,中心承担了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努力将最新的科技成果造福于广大肿瘤患者。未来科室将更加注重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打造研究型、创新型妇科肿瘤诊治中心,为助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奋力前行。 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 陈文娟 /文 冯梅 /审
认识升白针 升白针(学名: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就像身体里的“紧急征兵令”。化疗时抗癌药物会误伤骨髓里的“造血工厂”,导致保护身体的“免疫士兵”(中性粒细胞)数量锐减。这时候打升白针,就像给工厂发紧急通知:“快加班生产新兵”。 两大类型怎么选 长效型升白针 特点:像缓释胶囊,打一针管十天 适用场景:预计化疗后容易出现严重骨髓抑制、骨髓移植后需要快速恢复免疫力 注意点:化疗结束48小时后打,过敏体质或严重器官疾病不能用 短效型升白针 特点:像每天打补丁,需要多次注射 适用场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治疗(抽血报告单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 注意点:化疗结束24-48小时开始打,肝肾功能差要特别小心 打针就像穿防弹衣 预防性使用 提前给身体“穿防弹衣”,比如用多西他赛这类强效化疗药前先打长效针,让白细胞保持安全数量。 治疗性使用 白细胞已经“掉坑里”时赶紧打短效针救援,但要注意这时候不能用长效针(反应太慢)。 常见副作用应对指南 骨头酸胀(发生率80%) 轻度:吃布洛芬这类止痛药就行 重度:可能需要用吗啡类药物(需医生指导) 小妙招:热敷后腰+适当活动能缓解 免疫风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过高) 别担心!停药后就像退潮,指标自己会回落 医生会通过验血监控,必要时调整药量 过敏反应(发生率<1%) 出现皮疹/呼吸困难要立即停药! 可随身带抗过敏药 其他罕见反应(如肺损伤) 注意咳嗽/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 有肺部疾病史要提前告知医生 暖心提醒 1.打针后每天喝够8杯水(帮助药物代谢) 2.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商场/菜场容易感染) 3.建议自备体温计+口罩(发烧38℃要急诊) 4.骨痛时试试冥想或者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划重点:升白针是抗癌好帮手,但就像吃补品要适量。医生会根据化疗方案制定个性化方案,千万别自己随便打针哦! 注:文中所有医学建议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 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主治医师 林翔 /文 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主任 邱素芳/审
神经内分泌肿瘤到底是个什么病?家人得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会百分百遗传吗?如果得了这个病该去哪个科室看呢?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内科黄莎副主任医师就相关问题做如下解答! 这种"全身都可能生长"的肿瘤 您了解多少? 简单来说,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为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因此除了毛发、指甲这些部位以外,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在身体各部位生长。胃、肠、胰腺、肺以及胸腺等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常见。 神经内分泌肿瘤会遗传吗? 大概有将近1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些遗传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往往会在多个脏器发生肿瘤,这些多脏器肿瘤有可能是同时发生的,也有可能不在同一个时间发生。这当中比较常见的是MEN-1综合征,也就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它就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MEN-1基因胚系突变所致。该综合征的遗传概率高达50%,意味着父母有可能将此疾病遗传给子女。 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发性神经内分泌器官肿瘤,最常累及甲状旁腺、十二指肠/胰腺、垂体,可以影响多个家族成员,而且年轻时即可发病,最小的5岁就可以出现临床症状,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除了MEN-1综合征,遗传综合征相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还包括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4型(MEN4)、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5型(MEN5)、林道综合征(VHL综合征)、1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NF1)、结节性硬化症(TSC)、遗传性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PGL/PCC)综合征、MAFA相关性胰岛素瘤。我们建议对所有怀疑有遗传综合征的患者及一级亲属进行胚系基因测序。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进行遗传风险评估和基因检测? 由于遗传综合征相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脏器,建议对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进行遗传风险评估和基因检测: ①发生于十二指肠、胰腺的胃泌素瘤,以及导致2型胃NET的胃泌素瘤;②肾上腺皮质癌;③PPGLs;④多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⑤患者在30岁以前出现甲状旁腺腺瘤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无明显继发原因的多发性腺体增生或反复发作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⑥临床上对存在甲状腺髓样癌或MEN2相关特征的患者需要怀疑MEN2可能;⑦一级亲属中有符合上述任一标准但因各种原因未能进行检测者。 同时,也建议符合以下2种或2种以上,或满足1种且家族史中符合以下1种或1种以上而被临床怀疑患有MEN1的患者进行评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十二指肠或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生于支气管、胸腺、胃这些前肠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瘤和垂体神经内分泌瘤。 如果得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去 医院就诊应该去哪个科室?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疾病,包括多个脏器和各种不同分类,恶性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多学科的团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并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够给患者全面、准确的治疗方案。 福建省肿瘤医院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诊疗小组(MDT)由肝胆胰肿瘤内科杨建伟主任医师、黄莎副主任医师牵头组建,组成科室有肿瘤内科、肝胆胰外科、病理科、介入科、影像科、核医学科等,团队每周定期进行MDT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杨建伟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门诊二楼第四诊室;黄莎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门诊二楼第三诊室。 科室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内科开展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胆道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联合外科、介入科、放疗科积极推动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针对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及药物治疗肝毒性的规范化诊疗体系。 由杨建伟主任医师、黄莎副主任医师牵头组建省内首个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小组及福建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参与多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相关指南的编写,在福建省内积极推广神经内分泌肿瘤精准个体化、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 科室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关注抗肿瘤药物相关肝损伤。聘请我国药物性肝损伤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为特聘教授,构建全面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诊治体系,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及疗效。 科室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每年新启动参与国内、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超过40项,目前在研临床研究60余项,每年惠及400多例肿瘤患者,涵盖消化系统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全程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肝胆胰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黄莎/文 肝胆胰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杨建伟/审
在射波刀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患者常会听到一个专业术语——“金标植入”。这枚仅有米粒大小的金属标记物,却扮演着肿瘤精准放疗中“GPS定位器”的关键角色。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解为何这项技术能成为射波刀治疗的“隐形助手”。 01金标是什么? 金标是一种由黄金或铂金制成的微型金属标记物,直径约1-2毫米,通过微创穿刺技术植入肿瘤附近组织。它的核心作用是为射波刀提供动态追踪的“坐标”,帮助设备实时锁定肿瘤位置。 02为什么需要金标? 1. 肿瘤会“动”:肺部、肝脏等部位的肿瘤会随呼吸或器官活动发生位移,传统影像难以实时捕捉微小移动。 2. 缺乏骨性参照物:若肿瘤周围没有骨骼等固定结构作为参照,射波刀需依靠金标建立动态追踪基准。 3. 精度要求极高:射波刀的亚毫米级精度需要稳定标记物支持,金标能确保照射误差小于1.5毫米,避免误伤正常组织。 03金标植入:微创、安全的一站式操作 自2017年起,医务科已经授权批准在我院开展临床新技术-金标植入技术(用空载粒子替代金标),用于SBRT治疗过程中的图像配准,确保SBRT治疗的精准性,将创伤和风险降至最低。 整个过程分为三步: 1. 精准定位:通过CT引导,确定肿瘤位置及金标植入点。 2. 同步完成病理取样:多数情况下,金标植入可与穿刺活检同步进行,一次操作完成两项任务,减少患者痛苦。 3. 术后观察:植入后需等待约一周,待金标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后再开始放疗。 为何“先种金标,再取病理”? 临床经验表明,先植入金标可避免后续穿刺导致的金标移位,同时降低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尤其适合肺部或肝脏肿瘤患者。 04金标植入的“黄金法则” 为确保追踪效果,金标的位置和数量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 位置选择:紧贴肿瘤但不进入病灶内部,避免伪影干扰靶区勾画或引发针道转移风险。 2. 数量与布局:通常植入3-6枚,间距大于2厘米,且避免直线排列,以构建稳定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3. 特殊情况豁免:若肿瘤体积较大(直径>1.5厘米)或位于肺外周,可直接以肿瘤本身作为标记,无需金标。 05金标植入:安全与疗效的双重保障 1. 微创无痛:植入过程仅需局部麻醉,术后无切口,患者当天即可活动。 2. 提升疗效:通过实时追踪,射波刀可集中高剂量射线摧毁肿瘤,疗程缩短至1-5次,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 3. 降低副作用:精准锁定肿瘤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减少,放射性肺炎、肝损伤等风险大幅下降。 06真实案例:金标如何改写“癌王”命运 2022年,一位肝癌患者因肿瘤紧邻血管无法手术,通过金标植入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仅5次照射后肿瘤明显缩小,至今无复发。这一案例印证了金标在复杂肿瘤治疗中的核心价值。 金标植入技术是射波刀精准放疗的基石,尤其适用于运动幅度大或位置刁钻的肿瘤。作为一项成熟且安全的技术,它已帮助无数患者避免了开刀风险,实现了“无创根治”的医学突破。若您或家人面临类似治疗选择,欢迎至我院放疗科进一步咨询,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最优方案。 科室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为福建省特色领先专业、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及福建省免疫和放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在肝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直肠癌、脑胶质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科室配备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创造了多个国内或省内第一。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T和SBRT)及精准粒子植入,并率先在省内开展“3D打印模板引导下粒子植入”技术,首创“金标导引”应用于精准粒子植入。此外,科室还开展微波热疗和深部热疗技术,结合放射治疗提高疗效。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放疗科 陈炬辉 黄宗伟 /文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吴君心/审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这一全球性倡议旨在提升公众对卵巢癌的认知,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健康。卵巢癌因高致死率被称为“妇癌之王”,又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成为威胁女性生命的“沉默杀手”。 福建省肿瘤医院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肿瘤专科的三甲医院,正凭借不断突破的精湛医术、全面周到的综合治疗、锐意进取的科研创新以及温暖贴心的人文关怀,为每一位身处肿瘤阴霾的患者,搭建起一座通往生命希望的坚实“桥梁”。 图为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孙阳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李南轩 摄 值此“世界卵巢癌日”来临之际,中新网记者专访了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孙阳教授,探索卵巢癌这一“沉默杀手”的防治之道。 隐匿侵袭,卵巢癌成“沉默杀手” 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虽位居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之后,但其死亡率却显著高于前两者,成为妇科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卵巢癌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主要原因在于其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加之筛查手段有限,导致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周围被肠管等器官包裹,早期卵巢癌不易被发现。”孙阳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往往可能仅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很容易与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针对卵巢癌的早期预防,孙阳教授建议:“除了定期体检外,广大女性朋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减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同时,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痛、月经紊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因为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除了隐蔽性高,卵巢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也令人担忧。据统计,约有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的2年内会出现肿瘤复发、转移。 卵巢癌的转移方式独特,肿瘤细胞可自原发肿瘤分离,持续存在于腹水中,并粘附在腹膜的间皮层上,造成腹膜播散,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妙手精工,除癌灶于无形 精湛过硬的手术技术,是抗击卵巢癌的第一“利器”。面对卵巢癌这一严峻挑战,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担当。通过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领域的多年深耕,中心在常规开展各类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基础上,还开展了高难度的盆腔廓清术、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多脏器切除、卵巢癌广泛腹膜切除术、全阴道切除术、保留生育与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等各类复杂新术式,肿瘤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中心目前已成为省内卵巢癌防治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第一批卵巢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 图为孙阳带领妇科团队开展手术。 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初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据孙阳教授介绍,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每年收治的众多卵巢癌患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各地转诊的晚期或复发疑难病例,在完成的大量晚期卵巢癌复杂手术中,半数为涉及多个重要脏器联合切除的高难度手术,治疗患者数量稳居全省首位。中心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多次在国际国内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手术展示,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卵巢癌手术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肿瘤可能在腹腔内广泛播散,常常侵犯重要脏器。”孙阳表示,“我们的手术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与高超的手术技艺,还需要具有冷静耐心的心理素质和尽最大努力切除肿瘤的人文关怀精神。这些素质和人文精神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多法协同,破困局于多面 治疗手段多样,诊疗方案规范合理,是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抗击卵巢癌的坚实保障。除了手术,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还积极运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与手术相辅相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孙阳表示,化疗是卵巢癌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消灭手术后可能残留的微小病灶,降低复发风险。放疗则在某些情况下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手段,为晚期与难治性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还秉持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理念,采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汇聚妇科肿瘤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放射治疗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大大提升了诊疗服务质量。 研创深耕,求创新于前沿 对于晚期、复发及外院转诊的棘手病例,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开展大量临床研究,探索创新治疗方法。 图为福建省肿瘤医院外景。 作为福建医科大学与福州大学的博硕士培养点,中心汇聚了众多资深科研专家,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丰硕。 “我们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临床试验与基础转化研究,不断探索创新。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在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欧洲妇科肿瘤学年会(ESGO)等国际知名会议上大会发言。”孙阳教授介绍,“中心目前在研项目汇聚全球抗肿瘤新药,实现双核心优势:一是‘最新’,同步国际最前沿治疗方案;二是‘全面’,涵盖PD-1/L1抑制剂、ADC药物、CAR-T细胞治疗等各类创新药类别。” 通过这些临床研究,入组的许多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够获得免费使用最新药物的机会,同时还能得到专业团队的全程监测和护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以温馨的环境、贴心的服务,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体验。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期盼。因此,中心不仅在技术上追求极致,在服务上也力求完美。 “卵巢癌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患者需要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而医学的温度,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赋予患者直面困境的勇气。”孙阳表示,“从术前的心理疏导到术后的康复指导,我们始终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治疗的每一个环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诊疗理念的持续更新,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在卵巢癌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生存率数据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是对中心全体成员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以更加精湛的医术、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他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卵巢癌患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沉默的杀手”无处遁形,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来源:中新网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