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微创治疗中心联合多学科团队,为一名因肋间动脉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的72岁高龄患者行急诊肋间动脉栓塞术,30分钟内实现精准止血,创造抢救奇迹。

手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至靶血管后,造影确认出血点为左侧第10肋间动脉分支,在方主亭副院长指导下,郝明志主任医师与陈起忠主治医师选用微弹簧圈进行“前后门”血管栓塞,前后仅用30分钟就紧张有序的完成了手术过程。
郝明志主任医师介绍,肋间动脉出血引起的血胸是创伤性出血的一种,占胸部穿透伤的12%,死亡率达21%。2023年JVIR研究显示,介入栓塞治疗肋间动脉出血成功率92.5%,较传统手术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显著缩短。本例成功验证了介入栓塞在血管创伤救治中的三大优势:微创性、时效性、解剖保护性(避免肋间神经损伤)。
方主亭副院长表示,各种创伤引起的肋间动脉出血可能导致潜在的致命性大面积血胸。长期以来,外科手术一直被视为创伤出血的首选治疗手段。然而DSA引导下经导管动脉栓塞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公认的治疗各种急性出血的选择,成为外科手术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对于急诊介入手术,我院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建立了“黄金1小时”急救流程,包含“10分钟多学科响应、15分钟介入团队就位 、30分钟DSA开机保障”,为急诊患者抢救赢得决定性窗口期。肋间动脉栓塞治疗肋间动脉出血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将在外伤出血急诊救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创新项目,整合外科、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等方面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钇90-SIRT肝肿瘤介入治疗的单位,也是福建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单位。
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是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发展科室。是福建省内具有完善的肿瘤介入治疗体系的少数医院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具有丰富的血管介入治疗手段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放射性栓塞术(钇90微球放射性介入治疗)、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经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脾动脉栓塞术(PSE)、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经皮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PTCD)、腔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腹腔神经阻滞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对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及肿瘤相关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